日期: 2023年4月28日 - 2023年4月28日
日期:2023年4月28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10時至11時15分(香港時間)
模式:網上以Zoom直播,請預先登記
語言:普通話 (第一節); 英語 (第二節)
第一節
江山之助:國家景觀視域下司徒喬繪畫中的「天山意象」重構
内容簡介
在《漢書》等中國古典文獻中,有關天山的記載往往與邊防要塞、惡劣的氣候環境和殘酷的戰爭有關。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對天山的描寫和想象,構建出孤獨荒涼的意象。1944–1945年間,司徒喬(1902–1958)赴新疆寫生創作,其作品《天山放牧》、《夕陽》等天山主題作品並未呈現荒涼寂寞的意境。研究司徒橋的天山題材作品,講者認為自然的天山有助於構建作為政治版圖的江山概念。
講者
潘超 | 清華大學藝術學博士研究生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學士、藝術學理論碩士,研究領域:中國近現代藝術史。
主持及對談人 吳秀華 |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館長
第二節
造型課:謝南星的繪畫實踐
内容簡介
講者解讀謝南星(生於 1970 年)的後社會主義繪畫與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教育中「造型」的中心概念。作為現實主義美術訓練的主要模式,「造型」指在形式的接受和給予之間平衡,從而構建複雜的可塑性實踐。講者追溯造型對謝氏早期創作的影響。一方面涉及該概念在中國美術教育中的形式和技術發展;一方面探討可塑性實踐對後社會中國的主義個人主體性的配置和解構。
講者
劇曉 | 大都會博物館現當代藝術研究員 | 羅切斯特大學博士獲選人
劇曉的博士論文《超越自己:當代中國藝術中的現實主義、主體性和性別》探討現實主義藝術當中不斷變化的身份,特別是在1990 年代和 2000 年代初期的後毛時期的中國,有關性別意識形態、個人主體性和欲望的的重塑等議題。
對談人
郭漪霆 | 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研究助理教授及視覺藝術學士課程副總監
主持
吳秀華 |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館長
請按此報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