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3年5月19日 - 2023年5月19日

日期:2023年5月19日(五)
時間:下午4時至5時 (香港時間)
模式:網上以Zoom直播,請預先登記
語言:普通話
內容簡介
隨著文革結束,1987 年台灣戒嚴令的解除,和1997 年香港回歸中國,「中國化」在兩岸和香港發生顯著的重新調整。台灣與香港的抽象藝術運動主要是從西方現代主義的實踐開始,到1960年代開始轉向認真兼顧東西方成分的軌跡,達到「東西合一」的階段。在中國內地歷經文革的藝術家,例如吳冠中,早期秉持「油畫民族化」的信念,在八零年代後反其道內向追求「抒情傳統」,構築出新的抽象表現,用以支持中國風油畫的論爭。除了技法上的革新,本報告主張抽象藝術形式所帶來的是特定社會政治條件下的實驗模式,藝術家旨在改變和退出他們現有的邊界和現實,最大限度地尋求藝術表達的自由,在困惑中尋找自我與文化認同。
講者
楊佳玲
愛丁堡大學藝術學院中國藝術專任教授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英國華威大學藝術史系碩士,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與考古系博士學位,德國海德堡大學訪問學者,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後研究。曾任英國蘇塞克斯大學藝術史系助理教授、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與考古系中國藝術史助理教授,並受邀定期為倫敦大英博物館及皇家維多利亞博物館 (V & A)講授中國藝術史課程。
主持
羅諾德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總監
對談人
華碩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助理館長
歡迎所有人士參加 | 請按此報名